專輯介紹:
挖掘民族音樂寶礦,記錄這廣袤土地上的音樂傳奇,民族音樂廠牌印音樂傾力推出國樂大師系列,傳承中華文明,邀請衆多國樂泰鬥級宗師,挾名琴絕技,經典演繹傾城傾國曠世之音。系列囊括古琴、二胡、高胡、箫、笛、琵琶、古筝、唢呐、埙等樂器,每一篇目都将精挑細選,隻爲聽衆帶來一場國樂盛宴。空階滴水,暗染菊香,琴坐弦翻,流韻铮铮……名琴、名家、名曲,盡顯我華夏民族之傳世古韻!
廣東漢樂,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我國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廣東漢樂分布在廣東梅州、汕頭、韶關、惠陽等地區,以梅州市大埔縣爲代表,廣東漢樂保留了中原音樂的特點,又與大埔當地民間音樂相融合,同時又吸納了潮樂的一些成分,已成爲廣東三大樂種之一。
古老優雅的民族樂器“筝之奇妙,極五聲之幽微,苞群聲以作主,冠衆樂以爲師”。融合中州古樂與嶺南音樂之長的客家筝派,深得中州古韻真傳,音韻古雅大方,委婉質樸:《出水蓮》,清煙若夢纖塵不染的純美;《蕉窗夜雨》,素色淡雅思戀綿綿的水墨畫;《崖山哀》,故國之思的刻骨銘心……
客家筝派泰鬥級演奏家饒甯新先生,深得蘇文賢、羅九香、趙玉齋等大師真傳,以演奏細膩典雅的古曲著稱,左手的揉、吟、滑、按運用自如,堪稱一絕,“如詩如畫如泣如訴、感人肺腑”,蔚爲一代宗師。
曲目
1 蕉窗夜雨
2 西廂詞
3 散楚詞
4 崖山哀
5 單點頭亂插花
6 昭君怨
7 迎賓客
8 平湖
9 杜宇魂
10 出水蓮
藝人介紹:
饒甯新,出生于1941年,廣東大埔客家人,中國南派古筝大師,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被譽爲漢樂大師一代傳人。
饒甯新的父親是漢樂名家饒從舉。饒甯新從小就受父親的啓蒙學習揚琴和古筝,1956年赴北京演出,受主席和總理接見。1965年,他從廣州音樂專科學校(現星海音樂學院)畢業,曾先後師從潮筝大家蘇文賢、以及漢筝大家羅九香,又獲得曹正、趙玉齋、劉天一等大師的指導。目前饒甯新任廣州星海音樂學院民樂系副教授、研究生導師。
多年來,他爲探索古筝之粵味、粵筝流派的發展,已編寫了幾十首粵樂筝曲、開展粵樂演奏活動與教學,繞甯新還是《中國民族民間樂器集成·廣東卷》編委,爲中國民樂的保存和發展盡心盡力。
饒甯新的演奏與作品特别具有地方特色,他的演奏功底深厚,音質堅實,講究音韻,以演奏細膩典雅的古曲著稱。無論是左手的吟、揉、按、滑,還是右手的彈撥的陰森變化,均有獨到之處,尤其是左手的揉、吟、滑、按運用自如,堪稱一絕,其演繹的《出水蓮》更能令聽衆領略南派樂韻的真谛。他的演奏往往是即興的,但又不離主題。他演奏的漢樂、粵樂、潮樂筝曲都具有濃郁的地方風格。音樂評論家稱他的演奏“如詩如畫、如泣如訴、感人肺腑”,具有一定的學術研究價值和保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