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簡介:
須彌樂團攜手青年作曲家JAM再次啓程探索音色的可能性,這次邀請來青年揚琴演奏家侴文靜、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潘暢,以樂器爲媒介,共同演繹中國上古神話中的月神“常羲”。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載“有女子方浴月。帝夋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書中記載常羲是生育月亮的女神,是帝夋之妻,生了十二個月亮,即爲一年十二個月。她又被稱爲“女和月母”,擔當着調和陰陽的重任。
秋風穿過輕紗薄雲點綴的夜空,輕紗掩蓋不住她如羔羊般潔淨的雙目。從銀河中取一瓢,随手便是滿天星輝。素服大巾雲鬓飄零宛如遊龍的舞姿,驚鴻一瞥,雖短暫但美得令人窒息。她,帝夋之妻常羲,高潔孤傲的上古月神。
如滿月般明亮沁人的揚琴音色,輕描數筆便成就一位絕美的月神,沉穩如夜的大提琴,爲揚琴靈動的旋律鋪墊出一個充滿星輝的銀河。逍遙不羁的笛聲如一縷輕霧般纏繞着揚琴與提琴,正是月神身上飄逸的大巾。銀河上的常羲起舞沐月,月亮因她而照亮每個夜空。
《月神》的主題雖然與神話相關,但在封面的設計上沒有采用一貫的中國元素,反而采用相當前衛的風格,封面裏的月亮宛如杯中月、鏡中花,可以欣賞而無法觸及,又像漆黑的夜空中的萬花筒,每次欣賞都是不一樣的“月神”。
藝人簡介:
須彌樂團,布谷鳥音樂旗下的新民樂樂團,樂團取名自“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的典故,代表了樂團既有包含萬物的寬廣,也有将優秀音樂濃縮于一顆“芥子”的精妙。
須彌樂團本着“包羅萬象”的核心理念,不拘泥于傳統樂團的固定編制,與國内外優秀的音樂家、演奏家深入合作,打造新時代的民樂佳作。樂團的風格以民樂爲主,結合當下流行的電音、新世紀、爵士、搖滾等風格,形成獨樹一幟的音樂風格。
潘暢,青年大提琴演奏家,現爲廣州交響樂團大提琴副首席。擁有美國耶魯大學雙碩士學位等多個學位,大提琴界泰鬥Aldo Parisot先生曾評價他: “潘暢的音樂裏既有向内的細膩與感性,又有向外的爆發和力量。”
侴文靜,青年揚琴演奏家,現爲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揚琴專業委員會理事。星海音樂學院碩士畢業,師從著名揚琴演奏家王文禮教授。她在演奏上不斷追求技術的精湛娴熟、風格靈動優雅、音質細膩豐富和音樂處理的虛實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