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簡介:
笛箫是中國傳統樂器中的吹奏代表,它們一橫一豎,一高一低,一脆一沉,相異相合。笛箫的發展,承載着華夏千年文明,兩千多年前漢使張骞通塹絲路,便從西域将橫吹(笛子前身)帶回到長安,文明之光的交融被正式開啓。著名笛箫演奏家陳悅女士,舉笛而歌,持箫而吟,一呼一吸,引領着我們來了一次不同尋常的聽音尋路故鄉行,新疆那拉提,成爲笛箫之旅的目的地。那拉提,位于中國版圖的西陲大地,豐盈的河谷草原,大自然爲哈薩克民族圈屬了專享的美麗,供他們世代生息。
空中草原那拉提,是世界上居住哈薩克人最集中的草原。因太陽而得名的這裏,在陳悅笛箫的演繹下,越發顯現得山河俊美,熠熠生輝。看那草原、牛羊、山川、雪峰、河流、氈房,還有陽光下的身影,連同歡笑牧歌,用笛音的清亮,爲之着色;用氣管的吐吸,爲之勾勒。好一派那拉提盛世極樂,都在唇管氣音下,表現出人與自然的貼合。尋聲望去,那唯美抒情在且行且歌中,煥出繪聲繪色,此刻,不用大氣磅礴,《愛的故鄉》就是空谷回聲人間的那拉提主打歌,閉上雙眼,感受愛的灑落。《聽見那拉提》用笛箫的魅力,爲我們打開另種聆聽絲路的全新方式,诠釋出“絲不如竹,竹更通肉”的哲學音思,撩開大自然底色,如聲臨其境,感受新西域的日起日落,象合和之鳴,泛出中華韻的層層季波。乘着新疆風,幽然緻遠。
聽見那拉提,不虛此行。笛音的高遠,表現出空景的悅然超脫;箫聲的低吟,道出了民風的悠然灑脫。每首笛箫曲都改編于歌,時而飄香婀娜,時而往事如昨,十二首器樂之作,就象十二幅油粉水墨,将時光心動地觸摸。《聽見那拉提》專輯的十二首笛箫曲,其原型是同名歌曲,經過笛箫的重新演繹後,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樂韻,夾糅着哈薩克西域風情的靈動,九州神韻貫穿在每首音樂中。笛箫在陳悅的手中,俨然一對思古望今的瞭遠鏡,笛音箫聲中,我們清晰地看得出,那是山河與共的燦美圖景。今天的那拉提,思域變通途,山河多樂居,已成爲新疆标志的著名旅遊勝地。陳悅的笛箫,既有清麗婉轉,又兼聲聲悲歌,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她的笛聲,浸透着中華文化的神奇瑰麗,幾經懷古,幾絲多情。
她的箫聲,讓那拉提顯得曼妙空靈,幾度輕吟,幾擁升平。陳悅的笛箫世界中,十二首那拉提之音,即十二幅生動的當代寫生畫,而笛箫無疑是她的畫筆,描出美麗的傳說。整張專輯《聽見那拉提》,光明通透,甯靜緻遠,令人聲往,我們不僅于笛箫聲管律動中,聽見了那拉提的勝景,還能徜徉在歲月如歌。《聽見那拉提》的聲句旋律,餘音缭繞,深邃隽永,曆久彌新,正如著名音樂學家羅藝峰先生所說的“絲路文化基因在喚醒”,一次關于那拉提的純音之旅,給了我們一次升騰的“新西域想象”。《聽見那拉提》泛出了絲路新聲的環環光澤,讓世界聆聽那拉提的笛箫之歌。
曲目列表:
- 愛的故鄉
- 那拉提草原
- 傍晚的鞏乃斯河
- 故鄉的草原
- 雲上的草原
- 草原姑娘
- 夢中的鞏乃斯河
- 空中草原那拉提
- 那拉提小鎮
- 伊犁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