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介紹:
巴赫在1720年左右創作的《大提琴組曲被普遍認爲是有史以來爲大提琴寫下的第一部最偉大的傑作,其範圍廣泛而巧妙。雖然大部分時間隻演奏一個音符,但偶爾的和弦和高超的旋律暗示着音律和諧與對位。這些方法的運用直到最近,也往往可能是源于正規且頗有學術風格,打破過去人們認爲巴洛克音樂主要是關于音樂載體形式。瑪麗娜·塔拉索娃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大提琴家,她曾錄制過許多唱片,此張專輯是她第一次爲Divine Art公司錄制唱片。她曾在布拉格、佛羅倫薩和巴黎的國際比賽中獲獎,曲目廣泛,涵蓋了從17世紀到20世紀的作曲家的作品。
曲目列表:
- 01.I. Prélude
- 02.II. Allemande
- 03.III. Courante
- 04.IV. Sarabande
- 05.V. Menuets I & II
- 06.VI. Gigue
- 07.I. Prélude
- 08.II. Allemande
- 09.III. Courante
- 10.IV. Sarabande
- 11.V. Menuets I & II
- 12.VI. Gigue
- 13.I. Prélude
- 14.II. Allemande
- 15.III. Courante
- 16.IV. Sarabande
- 17.V. Gavottes I & II
- 18.VI. Gigue
- 19.I. Prélude
- 20.II. Allemande
- 21.III. Courante
- 22.IV. Sarabande
- 23.V. Bourrées I & II
- 24.VI. Gigue
- 25.I. Prélude
- 26.II. Allemande
- 27.III. Courante
- 28.IV. Sarabande
- 29.V. Bourrées I & II
- 30.VI. Gigue
- 31.I. Prélude
- 32.II. Allemande
- 33.III. Courante
- 34.IV. Sarabande
- 35.V. Gavottes I & II
- 36.VI. Gigue
藝術家介紹: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Bach, Johann Sebastian) (1685–1750),出生于德國圖林根州的埃森納赫,巴洛克時期德國作曲家。在此期間創作了大量的世俗器樂作品,如小提琴協奏曲、各類奏鳴曲、組曲、創意曲、《勃蘭登堡協奏曲》,以及《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集。1723年,赴萊比錫,在該城工作的27年時間裏,任聖托馬斯教堂合唱指揮和音樂總監等職;在此期間,創作了其重要的宗教和世俗音樂作品,包括《馬太受難曲》《約翰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以及康塔塔、經文歌、聖母頌歌等。1749年,視力減退,後雙目失明。1750年7月28日,巴赫在萊比錫逝世,享年65歲。巴赫的音樂作品體裁豐富,其聲樂作品以宗教音樂爲主,器樂作品則涵蓋獨奏曲、協奏曲、管弦樂合奏曲、重奏曲在内的各類體裁及其大量作品。因巴赫的作品對歐洲近代音樂的發展産生了積極影響,故被稱爲“西方音樂之父”。
藝術家簡介:
瑪麗娜·塔拉索娃(Marina Tarasova)是著名的俄羅斯大提琴家,曾在布拉格、佛羅倫薩和巴黎的國際比賽中獲獎,曾獲得莫斯科柴可夫斯基比賽的桂冠,是俄羅斯聯邦榮譽藝術家。Marina Tarasova 的曲目廣泛,涵蓋了 17 世紀至 20 世紀作曲家的作品。她錄制了許多俄羅斯曲目的《北方之花》,并加入了神藝,更積極地探索非俄羅斯曲目。瑪麗娜·塔拉索娃對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大提琴獨奏組曲的诠釋,強調了作曲家作品的活生生的動态現實,不是形式化的學習,而是充滿活力和精神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