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介紹:
這是由Van Baerle Trio樂團演奏的貝多芬鋼琴三重奏系列中的第四卷,包括最偉大的《大公三重奏》和其他一些知名度相對較低的作品。
貝多芬最著名的鋼琴三重奏是獻給魯道夫大公的,他本人也是一位有所建樹的音樂家。魯道夫作爲贊助人的重要性可以從貝多芬爲他創作的許多傑出作品中看出。貝多芬從1810年下半年開始創作這首三重奏,但大部分内容是在次年3月份完成的。一些作曲家的描述暗示了這是一部非常新奇的作品,比如年輕的伊格納茲·莫謝萊斯(Ignaz Moscheles)曾說過:“在太多作品中,‘新’這個詞被誤用了,但貝多芬的作品從來都沒有,尤其是這部作品,又一次充滿了獨創性。”
在爲魯道夫大公創作這首三重奏的一年後,貝多芬又創作了一首bB大調鋼琴三重奏。這首曲子貝多芬親筆簽名的日期是1812年6月26日,但除了在調性上相似外,其他地方都不同。它由一個單樂章構成,在作曲家的一生中都沒有出版,是寫來鼓勵九歲的馬克西米莉安·布倫塔諾(Maximiliane Brentano)練習鋼琴的。
貝多芬可能曾經打算将bE大調三重奏WoO 38作爲Op. 1的一部分,盡管沒有現存的草稿來支持這一點,但這首作品的風格使得1790-1791年左右的創作時間似乎是可信的。這首三重奏包含着一些令人驚訝的變化和轉調,尤其是在其冗長的尾聲中。
貝多芬生前出版的最後一首鋼琴三重奏是他所有作品中創作曆時最長的作品之一。它有一個很長的引子,然後是取自威廉·米勒的著名歌劇《布拉格姐妹(Die Schwestern von Prag)》中“我是裁縫卡卡杜(Ich bin der Schneider Kakadu)”的十次變奏。這首作品的首個版本可能是在1801年到1803年間創作的,但它在1816年進行了大規模的修改,而且很有可能在1824年出版之前又做了進一步的修改。因此,最後的這首三重奏包括了貝多芬早期,中期和晚期風格的元素。
曲目列表:
- 1.I. Allegro moderato
- 2.II. Scherzo. Allegro
- 3.III. Andante cantabile, ma però con moto
- 4.IV. Allegro moderato
- 5.Allegretto in B-flat Major, WoO 39
- 6.I. Allegro moderato-
- 7.II. Scherzo. Allegro ma non troppo
- 8.III. Rondo. Allegretto
- 9.Variations on ‘Ich bin der Schneider Kakadu’, Op. 121a
藝術家介紹:
Van Baerle Trio是一個總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鋼琴三重奏樂團,2004由鋼琴家漢内斯·明納爾(Hannes Minnaar)、小提琴家瑪麗亞·米爾斯坦(Maria Milstein)和大提琴家吉迪恩·登·赫爾德(Gideon den Herder)共同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