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集是傳奇鋼琴家波哥雷裏奇( Ivo Pogorelich)20年來首度錄音,同時也爲了2020年,貝多芬誕生250周年慶,特别選錄兩首作品:第22号與24号鋼琴奏鳴曲,另外還收錄拉赫曼尼諾夫的第2号鋼琴奏鳴曲。而爲了配合專輯發行,波哥雷裏奇也将巡回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與中國演出。
一般人對于年輕時的波哥雷裏奇之認知,多認爲他的行事風格「反傳統,反主流」。因其思考模式與衆不同,打破成規似乎已經成爲他的習慣。雖然與衆不同,卻能自成主流,言之有物,獲得許多樂迷的喜愛。
沉潛20餘年後,波哥雷裏奇再度進入錄音室,其诠釋依舊充滿個性,爲作品塑造不同風格。過去所有曾經折服于其演奏的樂迷,無不期待這張新專輯的發行;對于還不曾認識波哥雷裏奇的新樂迷,這張專輯的三首作品也是值得重新檢視與鑒賞的好選擇。
關于藝術家:
波哥雷裏奇( Ivo Pogorelich)1958年出生于貝爾格萊德,爲南斯拉夫之塞爾維亞籍鋼琴家,父親爲低音提琴家、指揮兼作曲家。波哥雷裏奇7歲開始學習鋼琴,1970年(12歲)赴莫斯科求學。1975年(17歲)拜Alice Kezheradze爲師,波哥雷裏奇的诠釋觀點受她的影響極大。1980年兩人結婚。
1980年波哥雷裏奇赢得「蒙特利爾國際比賽」首獎,又在10月間與來自38個國家149位好手,參加在華沙舉辦的「肖邦鋼琴大賽」,在第三回合時因爲他的诠釋違反傳統,未能進入最後一輪的決賽,引起評審委員,同時也是著名的鋼琴家阿格麗希(Marhta Argerich)以退出評審團作爲抗議,卻因此打響了波哥雷裏奇的國際知名度。1981年在紐約以及倫敦首演,1983年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中舉行獨奏會,1982年起定居英國。
洛杉矶時報曾評論波哥雷裏奇:「媲美霍洛維茲、帕德瑞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開創另一個世紀的風格。」紐約時報則表示:「他的演奏已經達到超前兩百年的水平」,「不管他是出自哪一個門子的怪胎,這家夥還真是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