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簡介:
現代日本最優秀的小提琴家之一的鄉古廉。
他那無與倫比的傑出個性,以及演奏精湛的演奏,受到了聽衆壓倒性的關注,人氣更加高漲。
繼巴赫與巴托克之後,本專輯由比利時作曲家爲主題,收錄了紀堯姆·勒克和賽薩爾·弗蘭克的奏鳴曲等名作,以及伊薩伊不爲人知的珠玉小品。
作爲故鄉的魅力之一的豔麗音色,每個音符都觸及各自的音樂的微妙,由淺顯引誘到深奧。
演奏家簡介:
鄉古廉 (Sunao Goko)于1993年出生,2006年在第11屆葉胡迪·梅紐因國際青年小提琴家比賽中獲得一等獎,成爲該比賽曆史上最年輕的冠軍。他逐漸被認爲是小提琴界的新星。他還獲得了2013年國際提博爾瓦加小提琴比賽西翁瓦萊的一等獎和觀衆選擇獎。他是日本國家獎(日本最高的皇室榮譽)獲得者,并獲得了多個國際比賽的冠軍。
作曲家簡介:
紀堯姆·勒克(法語:Guillaume Lekeu),1870年1月20日-1894年1月21日,比利時作曲家。紀堯姆·勒克早年自學音樂,1888年到巴黎師從弗蘭克,弗蘭克逝世後師從丹第。1891年獲羅馬大獎第二名。1894年不幸因傷寒英年早逝。勒克的作品受到弗蘭克的影響明顯,常采用循環主題,風格細膩優美。
賽薩爾·弗蘭克(Cesar Franck,1822-1890),法國作曲家、管風琴演奏家,原籍比利時,十二歲畢業于列日音樂學校。1836年随家遷居巴黎,後入巴黎音樂院學作曲與鋼琴。1842年以後開始演奏家的生涯,并從事作曲和教學。早期作品很少流傳。1858年任教堂管風琴手,但主要仍從事教學。生活清苦嚴謹,緊張而有規律。由于教堂的工作和對管風琴演奏的陶醉,他轉向宗教儀式音樂和管風琴音樂的創作。1872年應聘任巴黎音樂院管風琴班教授,同時仍私人教授作曲。
尤金·伊薩伊(Eugene Ysaye 1858-1931) ,比利時小提琴家、作曲家。4歲他受父親啓蒙開始學琴,1866年考入列日音樂學院,因家貧而辍學。維厄當(Henri Vieuxtemps ,1820-1881)聽他演奏後,把他介紹給著名教授馬薩爾,使他重返音樂學院,并在學院比賽會上獲金獎。伊薩伊的演奏有火一樣的熱力和輝煌的技巧,他的演奏當時曾有非凡的召喚力。他創作的小提琴曲非常強調技巧,除了一部歌劇他還作了六首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爲大提琴與管弦樂團所作的瞑想曲(Op.16)及夜曲(Op.22)、八首小提琴協奏曲及一些爲小提琴所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