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德彪西《前奏曲》靈感來源的領域,不僅給人以豐富的地理上的聯想(蘇格蘭、西班牙、希臘、意大利),還更多地展示了自然元素(風、暴風雪、雪、太陽),體現了德彪西對于自然界景象的極其敏銳的感受。德彪西經常用造型藝術或文學(莎士比亞、波德萊爾等)的作品作爲出發點,試圖用音樂來表達這種“對應”(因爲音樂與文學、造型藝術屬于姊妹藝術,德彪西用音樂語言來展示文學形象)。那些放在每首前奏曲的結束處而不是開始處的标題很好地說明了,這些前奏曲“不是音樂的圖畫,而是對一種氣氛、一種心理狀态的複雜而細膩的再現,是象征主義音樂的代表作”(康代語,R.d.cande)。
藝術家簡介:
橫山幸雄(Yukio Yokoyama)是一名日本鋼琴家,1990年畢業于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CNSMDP),取得鋼琴與室内樂最高演奏文憑,同年獲得第十二屆華沙肖邦鋼琴大賽第三名與最佳肖邦奏鳴曲诠釋獎得主(當年冠軍空缺)。
2010 年紀念肖邦 210 周年誕辰,橫山幸雄先生于日本主要城市演出肖邦協奏曲全集,并于其中一場音樂會連續演出肖邦 166 首鋼琴獨奏作品,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記載「24 小時以内連續演出最多作品的藝術家保持者」;波蘭政府頒發授予他「肖邦護照榮譽」,這個殊榮是表揚對世界上對肖邦作品有非常獨特貢獻演出紀錄的藝術家。2011 年橫山幸雄先生更是在同一天單場音樂會,連續演奏肖邦 212 首鋼琴作品,包含四十六首肖邦從未出版的作品,他表示希望大家能更了解與接近肖邦 的内心世界,此舉讓他再次登入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橫山幸雄先生也爲了慶祝貝多芬 250 誕辰,從2013年起到2020年,推出他一系列的貝多芬全集作品音樂會演出計劃。
橫山幸雄先生曾任教于上野學園大學與伊麗莎白音樂大學之客座教授,日本Paderewski 協會創辦人暨會長,緻力推廣古典音樂文化;教學實力雄厚,也是日本知名盲人鋼琴家辻井伸行(2009年範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金牌得主)的指導老師。
作曲家簡介:
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法語: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國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洲音樂界頗具影響的作曲家、革新家,同時也是近代“印象主義”音樂的鼻祖,對歐美各國的音樂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德彪西自幼年起即受到印象派藝術的熏陶。他在馬斯奈等前輩作曲家開創的法國音樂傳統的影響下,結合了東方音樂,西班牙舞曲和爵士樂的一些特點,将法國印象派藝術手法運用到音樂上,創造出了其别具一格的和聲。其音樂對自他以後的作曲家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德彪西的代表作品有管弦樂《大海》、《牧神午後前奏曲》,鋼琴曲《前奏曲》和《練習曲》,而他的創作最高峰則是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