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音樂播放器不能播放11.2MHz/1bit格式的DSD音樂,請在購買前确認您的播放器是否能夠播放11.2MHz/1bit格式的DSD音樂,以免給您的使用帶來不便
*DSD音頻文件尺寸較大,建議在良好WIFI環境下進行下載。
說到柴可夫斯基的弦樂合奏,無需提及村上春樹和Saito Kinen管弦樂團,弦樂小夜曲,作品48号便無疑是最熱門的曲目選擇。相較之下,佛羅倫薩的回憶第70章則是柴可夫斯基的晚期的作品之一,一個更加成熟且極具吸引力的弦樂六重奏。柴可夫斯基最初是在聖彼得堡室内樂協的要求下在創作過程中遇到了些困難,導緻花費了數年才完成最終的創作。在1890年,他在佛羅倫薩逗留期間專注創作,同時被要求完成新歌劇《黑桃皇後》。最終,第二樂章:輕柔流暢的慢闆,代表并延伸了意大利題材中中間情緒的突然變化,随後而來的是大提琴悠揚的旋律,堪稱完美的框架。在第三樂章,中速快闆展示出斯拉夫人特色,這完全是意大利風格。最後的第四樂章,活潑的快闆帶來獨特的賦格曲結構,我們似乎可以在快速流轉的旋律中聽到巴赫式的主題。柴可夫斯基不得不再花一年的時間來徹底修改這兩個樂章,并最終于1892年出版了修訂版。 這一版錄音在原本六重奏(小提x2,中提x2,大提x2)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把精心編排的低音大提琴聲部,從而形成了一個獨特的七重奏組合,在輕井澤·大賀音樂廳錄制。後期制作采用被稱爲“Bets”的水平環繞7.1聲道,再加上音樂廳頂部設置的4聲道,總計11.1聲道的沉浸式環繞制作。7人的演奏,聲音效果簡直像管弦樂團一樣豐富。環繞欣賞,能夠更好地理解柴可夫斯基是如何設計各部分的動作,進行立體作曲。 意料之外的七重奏,如果有機會,請欣賞DSD11.2帶來的濃密而厚重的合奏。 輕井澤·大賀音樂廳 大賀音樂廳是由前索尼集團董事長,被譽爲“CD之父”的大賀典雄先生斥資16億日元建造的一個僅有700個座位的小音樂廳。由于它的五邊形結構,舞台距每一個座位都相對更靠近。巧妙的空間布局有效規避了可能發生的環境音幹擾,使聲音的反射總能做到恰如其分,清脆而不出現渾濁,這種獨特的平衡正是音樂廳給演奏家和聽衆們聽覺上的卓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