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簡介:
如今,迪米特裏·西特柯維茲基(Dmitry Sitkovetsky)的名字可以被稱爲“轉錄藝術”的代名詞。他爲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創作了标志性的弦樂重奏版本,爲“轉錄藝術”樹立了标杆。多年來,西特柯維茲基的作品已經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并在許多世界頂級演奏家的演出和錄音中不斷被演奏。在這張專輯中,東京交響樂團(Sinfonietta Tokyo)的藝術家們參與了一場全新的诠釋。音樂會從五重奏的詠歎調開始,經曆小提琴和大提琴二重奏、三重奏、托蒂、小提琴獨奏,根據變奏不斷變化的“精緻編曲”令聽衆如癡如醉。洋溢着色彩感和動感的演奏,伴随着一生一次的緊張感,清秀俊逸。讓我們通過琴弦深入挖掘《哥德堡變奏曲》,領略西特柯維茲基深刻而新穎的想象力。
本專輯采用One point錄音法錄制。麥克風使用全手工制作的“齒輪麥克風(頻帶:8Hz-200KHz)”。麥克風由特殊的銅制成,由Didrik De Geer(瑞典)打造,全球僅有幾十對。這種麥克風可以在最純淨的狀态下收錄樂器演奏産生的泛音。
藝術家簡介:
迪米特裏·西特柯維茲基(Dmitry Sitkovetsky)是一位對音樂社會産生了巨大影響的小提琴家、指揮家、作曲家、錄音藝術家和教育家。西特柯維茲基堅信自己生來就注定要成爲一名音樂家,他出生于音樂世家,母親貝拉·達維多維奇(Bella Davidovich)是1949年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的冠軍,父親朱利安·西特柯維茲基(Julian Sitkovetsky)更是多次斬獲國際大獎——這些潛移默化的熏陶奠定了他作爲藝術家的卓越品質。自1979年在維也納音樂廳開始職業生涯以來的40餘年間,西特柯維茲基與世界上許多偉大的指揮家和樂團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包括柏林交響樂團、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倫敦交響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克利夫蘭交響樂團、紐約愛樂樂團和慕尼黑交響樂團等。1990年,他成立了新歐洲弦樂室内樂團(NES),彙集了來自俄羅斯和西方音樂背景的歐洲頂級的弦樂演奏家。
作品簡介:
J. S. 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BWV988,是巴赫著名的羽管鍵琴作品,大約作于1741-1742年間,其間巴赫在萊比錫,視力已開始減退。這部偉大的變奏曲原名叫做《有各種變奏的詠歎調》,1742年出版,此作爲巴赫的學生哥德堡(Johan Theophil Goldberg)而作。哥德堡是侍奉當時駐在德累斯頓的俄國使臣凱瑟林(Hermann Karl Von Keyserlingk)伯爵的年輕演奏家。巴赫曾把他的《B小調彌撒》獻給凱瑟林,因此而獲得“宮廷音樂家”的封号。1741-1742年間,凱瑟林居住在萊比錫,讓哥德堡師從巴赫,學習演奏技巧。伯爵患不眠症,失眠時就需哥德堡爲其演奏,哥德堡以演奏需要,求巴赫幫助譜曲。巴赫當時作成這部變奏曲之後,凱瑟林送他一隻裝滿100枚金路易的金杯以酬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