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簡介:
丹尼爾•穆勒-肖特(Daniel Müller-Schott)在唱片中展示了一種活力和活潑的好奇心,他将三位作曲家的作品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種三角關系,令人着迷。曆代作曲家的交織與叠加本身就很有魅力。C.P.E巴赫(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兒子)出生于1714年,也許是他那一代人中最偉大的作曲家;海頓是古典主義時代的重要奠基人,重要音樂流派的創造者,出生于1732年;莫紮特是出生于1756年的神童。然而,他們的死亡日期,卻似乎扭曲了年表。莫紮特死于1791年,比卡爾•菲利普•伊曼紐爾晚三年,而約瑟夫•海頓又活了18年。C.P.E巴赫爲建立鋼琴協奏曲類型做出了重大貢獻,并爲長笛安排了三首此類作品,并且爲大提琴安排了所有這些作品–可以預見,它們都是一流的,在這張唱片中可以聽到《A大調大提琴協奏曲(Cello Concerto in A Major, Wq. 172, H. 439)》,而海頓則寫了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偉大的《“維也納古典主義”大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G Major, Hob.VIIa:4》,丹尼爾•米勒-肖特自然也經常演奏這首作品。他還創作了鋼琴和小提琴協奏曲,其中一首在這裏出現的是爲大提琴所做的技術性要求很高的編曲。丹尼爾•米勒-肖特試圖想象莫紮特的雙簧管協奏曲在大提琴上的聲音。在這個過程中,他展示了莫紮特超越獨奏協奏曲體裁邊界的典型方式。
藝術家簡介:
丹尼爾•穆勒-修特(Daniel Muller-Schott)出生于1976年,慕尼黑,德國大提琴家。曾師從沃爾特•諾塔斯(Walter Nothas)、奧地利大提琴家海因裏希•希夫(Heinrich Schiff)和英國大提琴家史蒂文•伊瑟利斯(Steven Isserlis)、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親自指導他打基礎,多虧了他後來能花一年時間跟随姆斯蒂斯拉夫•羅斯特羅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學習。15歲時,他在1992年莫斯科國際柴可夫斯基青年音樂家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引起了人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