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輯的作品由奧爾加•紮多(Olga Zado)和西裏西亞愛樂交響樂團(Silesia Philharmonic Symphony Orchestra)合作出演。
盧多米爾•魯日茨基(Ludomir Różycki)于1883年9月18日在華沙出生。1907年,他在利沃夫開始了自己獨立的藝術生涯,在那裏他擔任了當地音樂學院的鋼琴教授;他的第一個歌劇《Bolesław the Generous》在那時上演。四年後,他移居華沙。在那裏,他創作的交響詩《科非多亞王》(King Kofetua)獲得了作曲比賽的第一名。然後他去了瑞士、意大利、法國和德國。在那段時間裏,他創作了他最傑出的作品:《鋼琴五重奏》和歌劇《愛神與普賽克》(Eros and Psyche)。1918年,華沙歌劇院上演了他的《愛神與普賽克》,後來又上演了芭蕾舞劇《瓦爾多斯基先生》(Mr Twardowski),歌劇《魔鬼磨坊》(Devil’s Mill)和《瓦萊夫斯卡夫人》(Mrs Walewska),芭蕾舞劇《阿波羅與女孩》(Apollo and the Gir)。
藝術家簡介:
奧爾加•紮多被稱爲“魯巴托魔法藝術的大師”(Hamburger Abendblatt),也常被稱爲“鋼琴上的魔術師”(Mannheimer Morgen)。她以其極富詩意的音樂才能和令人振奮的技巧打動了世界各地的觀衆和評論家。作爲一個極具天賦的孩子,奧爾加從7歲起就開始了她的個人獨奏和與管弦樂隊的演出,12歲時在伯爾尼文化賭場(Kulturcasino Bern)進行了她的國際首演,表演了莫紮特(Mozart)的鋼琴協奏曲K.488。她出生在敖德薩,在著名的斯托利爾斯基特殊音樂學校接受音樂教育。在伯爾尼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University of Music and Performing Arts in Bern)與米哈埃拉•烏蘇萊薩(Mihaela Ursuleasa)學習音樂之後,她師從裏昂•弗萊舍(Leon Fleisher)、帕維爾•基裏洛夫(Pavel Gililov)、雅克•魯維耶(Jacques Rouvier)、貝恩德•格萊姆澤(Bernd Glemser)、諾瑪•費希爾(Norma Fisher),她從目前的導師謝爾蓋•巴巴揚(Sergei Babayan)那裏獲得了重要的音樂靈感。
指揮家簡介:
Szymon Makowski于2006年在波茲南音樂學院的指揮和小提琴班開始了他的音樂學習,并于2009年獲得了這兩個領域的學士學位。他繼續他的指揮課程,并在2011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在學習期間,Szymon Makowski參加了許多由J. M. Rodilla Tortajada(西班牙穆爾西亞)、G. Chmura(波蘭克拉科夫)、A. Polishchuck(葡萄牙法羅)領導的大師班。2010年至2014年在意大利錫耶納的Chigiana學院跟随大師G. Gelmetti學習,三次獲得“梅裏托文憑”和Chigiana學院獎學金,并一直擔任大師班最後一場音樂會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