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簡介:
在古代,人們爲了抒發情懷而創作書畫、吟誦聲韻、譜寫古調,不僅傳承了古人的生活氣息,也将一切歸于山水之中,爲的是涵養平順之氣。
當古代的音符與現代的血液融合碰撞,我們仿佛已經找到了一種古代人怡然平和的心緒。怡情适性,也正是這張名爲《養和》的古琴專輯想要給予我們的心靈治愈。
聽琴養心,撫琴修身。琴聲,或大氣磅礴,或缱绻雅緻,承載曆史,也穿越時空。讓腦海浮現出久違的清心畫卷,也給所有四處奔忙的人一個休憩的空間。夏季的躁動與疲倦仍然沒有消散,而這些緩慢的古韻卻足夠給予内心難得的平靜。
陳雷激先生通過對這些古琴名曲賦予情感的體悟與理解,向每一位聽衆傳遞着自己指尖所感、眼中所見的“世外桃源”。在現代的世俗生活中待久了,總會有那麽一刻想要去心神向往的山林出世一段日子,唯有如此,才能保持内心的純淨。這并不是一種逃離,更像是追尋一種返璞歸真的自在随心。
藝術家簡介:
陳雷激
1967年出生于上海音樂世家,9歲開始學琴,12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古琴專業,直至大學畢業,師從古琴演奏家、教育家龔一先生。龔一先生評價他爲“古琴界不可多得的一位(演奏家)”。
1989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後旅居法國,攻讀了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ENS Paris),蘭斯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à rayonnement régional de Reims)及呂埃-馬邁松音樂學院(Conservatoire à rayonnement régional de Ruerl-Malmaison)的指揮專業。在歐洲期間,陳雷激先後舉辦了近百場個人獨奏會,并與西方交響樂團合作了作曲家羅忠镕先生的古琴協奏曲《琴韻》、陳其鋼先生的《靜音協奏曲》等作品。
2003年,陳雷激回國後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攻讀指揮碩士學位,師從俞峰先生。
2008年,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象征文明畫卷的中國宣紙在幽遠、肅穆的古琴聲中展開,正是陳雷激演奏的“太古遺音”讓全世界第一次同時聆聽到中國最古老的樂器——古琴。
2010年,就讀中國音樂學院,師從趙季平先生,獲作曲專業博士學位。
現任教于中國音樂學院及中央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