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簡介:
Praga廠牌發布的本專輯是俄羅斯偉大的鋼琴家斯維亞托斯拉夫·裏赫特經典專輯的重制版,其中包括60年代和70年代的舒伯特錄音的再版。
裏赫特用舒伯特的樂曲征服了巴黎。作于1828年的《第21号鋼琴奏鳴曲》被認爲是對死亡的音樂沉思,這首龐大的作品時長長達四十分鍾以上,盡管他一直在追尋“一氣呵成演奏的小型奏鳴曲”。
1819年陽光、抒情和充滿活力的《第13号鋼琴奏鳴曲》,顯然是由一個戀愛中的男人而作。在作品中,裏赫特尊重了後莫紮特巴洛克風格,同時也散發出孤立的即興曲的壓倒性魅力。他捕捉到了這一系列精彩之處,與其說是真正的”貝多芬奏鳴曲”,不如說是一個即興的套曲,既保留了嚴格的演奏,又充滿浪漫的想象力。
恰如其分地,大調與小調并列的《即興曲Op.90 No.4》将這兩部情感上不同的傑作分開。
錄制時間:
1972年9月24日 (1~5)
錄制地點:布拉格魯道夫音樂學院現場錄制
1962年6月10-11日 (6~8)
錄制地點:巴黎瓦格拉姆劇院
鋼琴家簡介:
斯維亞托斯拉夫·特奧菲洛維奇·裏赫特(1915年3月20日~1997年8月1日),出生于日托米爾,鋼琴演奏家。他以極廣的演奏範圍,舉重若輕的技術以及富有詩意的分句聞名,他的演奏曲目如同百科全書一樣廣,不管是視譜或背譜演出,都能彈出傑出且深刻的音符,令人贊賞的演奏技巧,與對各個作品深邃且獨特的了解。
1949年他赢得斯大林獎章,之後在東歐、中國舉行了衆多場巡回音樂會。後來,有報道說我國著名鋼琴家殷承宗回國演出時找不到好鋼琴,就拿裏赫特當時用的鋼琴演出,并且該琴成了他後來在中國演出的專用琴。裏赫特首次引起西方世界的注意是通過20世紀50年代的錄音。而直到1960年,他才被允許到美國進行巡回演出,結果一舉造成了轟動,他在卡内基音樂廳開的多場音樂會,場場爆滿。盡管如此,裏赫特并不十分喜歡巡回演出。他習慣于不事先安排音樂會的日程,在最後的幾年,他的音樂會通常在不知名的小音樂廳進行,有時還會關掉燈,隻用一盞小燈照着鋼琴。他在莫斯科去世之前仍在爲将要進行的音樂會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