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輯簡介:
偉大的德國作曲家卡爾·馬利亞·馮·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創作的音樂受到舒曼、柏遼茲、柴可夫斯基、德彪西、拉威爾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不同作曲家的推崇。同時,他被公認爲是那個時代最優秀的鋼琴家之一,擁有卓越的技術和即興演奏的天賦。特别是在19世紀10年代,韋伯進行了廣泛的巡回演出。和其他作曲家、鋼琴家一樣,他譜寫了一些作品作爲“個人名片”,其中就包括這張專輯收錄的兩首鋼琴協奏曲。它們都創作于1811年至1812年間,但《第一協奏曲》以莫紮特的協奏曲爲藍本,《第二鋼琴協奏曲》則向貝多芬靠近。韋伯的協奏曲和貝多芬的一些驚人的相似之處在于,二人使用相同的調子,且都包含了緩慢的、巧妙編排的“慢闆(Adagio)和一個6/8怕的俏皮章節。繼莫紮特、貝多芬和門德爾松的完整協奏曲錄音廣受好評之後,指揮家邁克爾·亞曆山大·威倫斯(Michael Alexander Willens)帶領Kölner Akademie樂團,攜手鋼琴家羅納德·布勞蒂加姆(Ronald Brautigam),帶領聽衆來到了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十字路口。
作曲家簡介: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年11月18日-1826年6月5日),德國作曲家。韋伯出生于一個戲劇之家,對德國民間音樂、風俗也有很深的體驗。這對他以後的音樂創作具有重要的意義。韋伯十歲學鋼琴,以後又學作曲,十二歲開始寫作歌劇音樂。1813年以後,他先後任布拉格劇院和德累斯頓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對這兩個演出團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代表作是歌劇《自由射手》即《魔彈射手》。它那濃郁的德國風格和浪漫氣息,被認爲是德國第一部浪漫主義歌劇。此外,他還寫了歌劇《奧伯龍》,以及少序曲、協奏曲,奏鳴曲。其中,鋼琴曲《邀舞》最爲脍炙人口。
藝術家簡介:
鋼琴家羅納德·布勞蒂加姆(Ronald Brautigam)因其精湛的演奏技巧、豐富的音樂性和音樂興趣的不拘一格,當之無愧地赢得了荷蘭最受尊敬音樂家之一的美譽。多年來,他在國際舞台包攬衆多獎項,如荷蘭音樂獎和2010年MIDEM古典音樂獎最佳協奏曲錄音獎等。作爲傳奇人物魯道夫·瑟金的學生,羅納德經常與世界一流樂團合作,如倫敦愛樂樂團、伯明翰市交響樂團、中國香港愛樂樂團和悉尼交響樂團等。此外,他曾與安德魯·帕羅特(Andrew Parrott)指揮的諾爾雪平交響樂團合作錄制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專輯。
指揮家簡介:
邁克爾·亞曆山大·威倫斯(Michael Alexander Willens)是一位享譽國際的美國指揮家,早年就讀于茱莉亞音樂許願,跟随約翰·納爾遜學習指揮,以及低音提琴和作曲課程。随後,他在本校繼續攻讀指揮碩士學位,并先後參加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和保羅·沃沃克(Paul Vorwerk)的大師班。威倫斯活躍于國際舞台,演出足迹遍布美洲、歐洲和亞洲,甚至遠至冰島、巴西和阿塞拜疆。1996年,他定居科隆,繼續投入指揮事業。僅2019年一年,他就發行了四張專輯,包括與布羅蒂加姆(Brautigam)合作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合輯等。
樂團簡介:
Kölner Akademie樂團來自德國,是一支優秀的巴洛克古典樂團。樂團成立于1996年,總部位于科隆。目前,在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學習的美國指揮家邁克爾·亞曆山大·威倫斯(Michael Alexander Willens)負責帶領樂團排練和演出,保持着良好的合作。Kölner Akademie樂團具有極高的演奏水準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享譽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