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輯介紹:
這是一個項目,一個夢想。三位作曲家,相隔約一個世紀,分享了他們自己尋找音樂色彩的方式以及如何用于表達。四首爲大提琴和鋼琴而作的作品,探索了演奏方式的多樣性:一首爲腸弦和鋼琴而作的新穎作品,一首改編爲大提琴和鋼琴版的鋼琴小作,一首爲大提琴和鋼琴而準備的廣範圍作品,最後一首是爲大提琴、鋼琴和電子音樂而作的作品。這是一個音樂在過去一個世紀裏是如何發展的例子,使用了基本相同的兩件樂器。所以它看起來是一個世紀的音樂色彩。這些不同的作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它們是一個曆史周期的一部分。克勞德·德彪西稱他的這首大提琴奏鳴曲爲“第一首大提琴和鋼琴合奏曲(La première pour violoncelle et piano)”,此後他隻完成了計劃的六首奏鳴曲中的爲長笛、中提琴和豎琴而作的奏鳴曲以及小提琴奏鳴曲。達安·詹森(Daan Janssens)的作品也是一個曆史周期的一部分,這個周期在2010年到2015年之間,讓·呂克·法夫尚(Jean-Luc Fafchamps)的“三首歌(Trois Chants pour mieux voir)”中的每一首都是獨立的作品,但它們也形成一個單一的、激烈的故事。
藝術家介紹:
作曲家簡介:
克勞德·德彪西(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國作曲家。德彪西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有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管弦樂《大海》和《牧神午後前奏曲》,鋼琴組曲《貝加馬斯克組曲》、《意象集》、《版畫集》等;而創作最高峰則是歌劇《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
達安·詹森,比利時作曲家,1983年出生于布魯日,在布魯日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鋼琴、音樂理論、作曲等課程。2002年到2007年,他在根特音樂學院跟弗蘭克·納茨(Frank Nuyts)學習作曲,并學習了即興創作和音樂分析等課程。2006年,他的弦樂四重奏作品在根特現代音樂周獲得一等獎。
讓·呂克·法夫尚,比利時鋼琴家和作曲家,曾在蒙斯音樂學院和魯汶大學學習。作爲ICTUS合奏團的一員,他曾多次參加大型合奏團或室内樂團的音樂會演出。他還爲許多作曲家的作品錄制過唱片,并擔任過許多歌手的鋼琴伴奏。
曲目列表:
- …. par en dessous
- …. derrière le mur
- …. en dedans
- I. Prologue – Lent
- II. Sérénade – Modérément animé
- Sonate pour violoncello et piano, L. 135: III. Finale – Animé
- (…nada.)
- Élégie, L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