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輯簡介:
第八交響曲于1889年夏秋之間、當德沃夏克在他的維索卡鄉間别墅時寫出。在德沃夏克所有交響曲中,這一部的内容同他個人牽涉最多,也最獨特。在這裏,像《第七交響曲》中那般集中的激烈沖擊和感傷的懸念,可說是蕩然無存,它所反映的完全是平靜的心境以及歡樂與自傲的感覺,同作者的特定心境和體驗息息相關;聽賞這樣一部作品,仿佛可以分享作者在同大自然的交往中所獲得的新鮮、明朗而愉悅的感受似的。作者在這裏毫不陷諱同鼓舞和哺育着他的捷克民間音樂素材的直接聯系,整部作品飽含對祖國大地及其人民和藝術的熱愛之情,就象是從波希米亞的原野和捷克民間直接産生出來似的。
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世界(From The New World)”,作品95,是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響曲中的第九首。這是德沃夏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紀民族樂派交響曲的代表作,在整個音樂史上都是不容忽視的傑作。由于德沃夏克的交響曲深受古典樂派的影響,所以結構堅實、牢固。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豐富、敏銳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發揮了旋律的魅力,而不像傳統的古典交響樂那樣單純地發揮技法。這就是德沃夏克交響曲的特殊之處。
藝術家簡介:
布魯諾·瓦爾特(Bruno Walter,1876年9月15日-1962年2月17日),著名德裔美籍指揮家,鋼琴家。1901年被聘爲維也納宮廷歌劇院樂長;1913年至慕尼黑歌劇院任音樂指導;1922年後,活躍于柏林、萊比錫和薩爾茲堡音樂節;1933年後,因受納粹迫害而離德去奧、法;1939年到其去世定居美國的22年中,達到了他藝術成就的最高峰;瓦爾特的指揮風格柔和優美,将管弦樂的各聲部都處理得富于歌唱性;他繼承和發展了德國的指揮傳統,被譽爲“莫紮特專家”。他特别擅長于指揮貝多芬、勃拉姆斯、馬勒的作品;他是馬勒第九交響曲和大地之歌首演指揮者。曾任巴伐利亞州立管弦樂團音樂總監(1913-1922)、萊比錫格萬特豪斯管弦樂團音樂總監(1929-1934)以及紐約愛樂樂團藝術指導(1947-1949)。
作曲家簡介:
安東甯·德沃夏克(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生于布拉格(當時屬于奧匈帝國,現屬于捷克)附近的内拉霍奇夫斯鎮伏爾塔瓦河旁的磨房内,卒于布拉格,是捷克民族樂派作曲家。追随着民族主義者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經常在他的作品中使用摩拉維亞和他的故鄉波希米亞(當時屬于奧匈帝國,現屬捷克)的民謠音樂的風格。德沃夏克自己的風格經常被描述爲“吸收了民歌的影響并找到有效的方式利用它們,用交響樂的傳統最完滿的再現了一個民族的特色”。其代表作有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交響曲》、《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斯拉夫舞曲》、歌劇《露莎卡》。他被認爲“可能是他那個時代最多面手的作曲家”。
曲目列表:
- 1.I. Adagio – Allegro molto
- 2.II. Largo
- 3.III. Molto vivace
- 4.IV. Allegro con fuoco
- 5.I. Allegro con brio
- 6.II. Adagio
- 7.III. Allegretto grazioso – Molto vivace
- 8.IV. Allegro ma non trop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