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輯簡介:
亂世出塵“複古殿”
北宋黑漆【複古殿】官琴,一張讓陳雷激先生一見如故的古琴。琴體寬闊飽滿,形制古拙,尚有唐朝遺風。琴音圓潤通透,充滿古韻生趣。琴身經後漆修補爲黑色,鹿角灰胎,大蛇腹間有牛毛斷紋。
“複古殿”幾經輾轉,經曆着戰亂,也守望着平和。
開寶九年,宋太祖趙匡胤得此良琴,愛不釋手。雖戎馬一生,爲一統全國而戰,鐵骨铮铮,卻對琴情有獨鍾,展現出鐵漢柔情一面。禦筆親題“禦書之寶”篆刻于琴腹,也視其爲平複異族、建國昌盛的信物。之後也自然成爲北宋曆代君王的案上至寶。
而後,金兵南侵,大宋江山岌岌可危,縱使是在兵荒馬亂。倉皇出逃之際,南宋諸帝對先祖所傳之物也并無絲毫怠慢。他們将琴随身攜帶,也使得這張“複古殿”在金兵壓境、南北宋交替混亂之際得以完好保存。
宋室南遷,後室子孫仍不敢忘複興大業,高宗趙構在臨安興建“複古殿”,也将太祖的這張伏羲古琴陳設其間,緬懷祖業。後世帝王又在此琴琴底各處分别題“虞廷清韻”、“複古殿”,這既是個人情懷的表達,也是複國願景的體現。
南宋亡國,“複古殿”琴自此流落民間、潛行蹤迹。幾經流轉,于2006年的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得以現身。拍得此琴的步長集團總裁趙濤先生恰好又是趙氏家族的後人,他既是懷着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也借此契機緬懷先祖。千年流轉,冥冥之中,大宋遺琴再度回歸趙氏後人之手,古人遺風猶在,後人感觸良多。
借此良機,陳雷激先生奏響“複古殿”琴,專輯也因此得名。除了由他親自改編的獨奏曲目之外,還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二泉映月》,将同時與箫和二胡重奏。把琴聲的樸質、二胡的悲切以及箫聲的空疏融于一體,既能體現這三種不同樂器對于曲調的個性把握,又相得益彰,增強了曲中的不平與怨憤、悲傷與苦痛。
《潇湘水雲》最早見于明朝朱權編寫的《神奇秘譜》,此曲一出,清疏空遠之境迎面襲來,一蓑煙雨、碧波蕩漾,牽動人心。而後的段落,吟、揉反複出現,泛音、散音輪番呈現,起伏變換。高低音區大幅度變化,展現了雲水奔騰之勢,節奏由緩轉急,再趨于緩勢,水雲潋滟,餘波悠蕩。
藝術家簡介:
陳雷激
龔一先生評價他爲“古琴界不可多得的一位(演奏家)”。
1989年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後,旅居法國繼續深造。在歐洲期間,陳雷激先後舉辦了近百場個人獨奏會,并與西方交響樂團合作了作曲家羅忠镕先生的古琴協奏曲《琴韻》、陳其鋼先生的《靜音協奏曲》等作品。
2008年,在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象征文明畫卷的中國宣紙在幽遠、肅穆的古琴聲中展開,正是陳雷激演奏的“太古遺音”讓全世界第一次同時聆聽到中國最古老的樂器——古琴。
現任教于中國音樂學院及中央音樂學院。
曲目列表:
- 1.憶故人
- 2.梅花三弄
- 3.醉漁唱晚
- 4.欸乃
- 5.潇湘水雲
- 6.廣陵散
- 7.流水
- 8.龍翔操
- 9.二泉映月